所以去澳門的最大樂趣,還是食食食!
今次去尋回幾間知名小店的招牌食品:
「大利來記」排隊食菠蘿皮豬扒飽......
「新好利」等新鮮出爐葡撻......
「潘榮記」車仔檔即烘蛋餅......
仲有「祥記」蝦子麵等等等等等........周圍都非常多遊客,環境超級擁擠,部分食物名過於實,相對幾年前的嘩然味道,當下感覺一般了!如非昨晚回港即趕緊寫blog,過多幾日真係唔會記得自己食過乜嘢!
不過,多得地膽好友推介,我食到一餐十分美味的葡餐......
座落澳門的舊區,甚少遊客到訪,屬於澳門的保育地點,除了大量的老澳門舊葡式建築物,就只有澳門的學生以field trip形式尋找昔日的澳門故事,我們一行十人,去了一個完全沒有強國遊客的真正澳門,遇上美食,是這個兩日一夜之行的最大收獲。
叫做婆仔屋,因為店址位於澳門古蹟「仁愛堂婆仔屋」,是天主教式建築群,畀梳起唔嫁的「自梳女」入住(即係現在的剩女?)至於為何叫地址叫瘋堂斜巷?這個瘋並非指痴線的瘋,原來係以前天主教會收留當時的麻瘋病人的醫院,所以附近的街名都係「瘋」字頭,而呢個瘋,就係指麻瘋的瘋。
環境,絕佳!這種保育方式,以保留最原汁原味的昔日建築為目的,同香港的改頭換面翻新又翻新的非常不同,我自己很欣賞這個設計;庭院中的大樟樹,高聳宏偉,像庇祐著這間婆仔屋,影styling相、婚紗相,靚到極!
ALBERGUE 1601並沒有因為絕佳的環境而忽略了食物的質素,正宗葡菜和舊葡式建築搭載出的風味,絕對扣人心弦。我們十人被安排一間大房內進餐,十多呎的樓底的精緻的現代室內設計,進餐前的指定動作,就係齊齊玩影相,這些食前活動,都會使大家胃口大增的。
就在第一道菜上桌時,一位男子探頭打量我們時,卻被我另一位同行朋友認出---他是餐廳店主,一個美麗的巧合就此展開!原來店主早在兩年多前開店時告知朋友新店開張,只是好友一直沒有放在心,也不是就是這一間餐廳,當店主知道我們是因為餐廳的口碑而前來,自然笑顏悅開,而我們也覺世界真細小小小!好,立即上菜!
頭盤是兩道蜆,一個是檸檬汁清湯煮、另一個是辣味的,由於掛住影相,完全冇理過點菜,所以都唔知菜名。但清煮蜆的味道極出眾,將蜆的鮮味加強,檸檬配蜆是少見的做法,卻深得我心,是我們之後再追加多一客的主因。
炒馬介休,一堆炸過的粉絲,我一向唔會放入口,但中間的蛋絲和馬介休的清香,卻打破了我的禁忌,香、脆、醒胃!
馬介休蟹蓋,饟入馬介休的小蟹蓋,多了蟹肉的淡香,蟹味和馬介休很夾,甚至比單單的炒馬介休更出色。
燒乳豬簡直出神入「化」,鬆化的脆皮和幼嫩的豬肉,保留了乳豬的肉汁,看起來很熱氣但入口很溫和不嗆喉。
海鮮飯也是一絕!最初我們點湯的時候,是爭扎在點牛尾湯還是海鮮湯,侍應說海鮮湯和我們點的海鮮飯同出一脈,所以我們點是牛尾湯外加海鮮飯。這個飯放在煲內完全被湯所淹沒,要用湯匙撈起才影到真身。海鮮豐富得不得了,湯頭是集合了蝦、蟹、鮮魷、青口、蜆、魚的精華,濃到化不開,也是我們點了兩客的必點推介!
假如燒乳豬已經爐心純青,燒豬仔骨更加唔會失色!蜜味不太甜,帶來豬肉的鮮,加一點燒焦的香,雖然是後加的菜式,也令其他大叫「好飽」的朋友再食多D!
環境和食物都非常一流,型男店主仲好nice,俾咗折頭兼送埋酒,我和他拍了呢張合照,不過低調的店主說:「都係唔好登lu! 」Ok,相中人相信無人會認得佢, haha!
臨完餐時,他提我們記得打卡!
用facebook打卡宣傳是目前不少店鋪的宣傳方式,我回港後在他們的facebook page睇過,做得不錯,除了有這間婆仔屋的歷史介紹、附近古蹟的故事等等外,原來呢度都有好多文化項目,例如Jazz Music Week、展覽等等,剛過去的情人節,仲有人求婚、上個月又有汪阿姐親臨,你又不妨去睇下,畀個like啦!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ALBERGUE1601
ALBERGUE 1601
地址 : 荷蘭園望德堂瘋堂斜巷8號
電話 : (853) 2836 1601
仲有香港訂座專線:(852)8103 1601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–
本週《MORE》專欄精采內容:
十個讚新登場妝品
市面上有千萬款睫毛液、眼線筆、遮瑕膏,看包裝無比吸引,水準卻有參差,唔理性買埋化妝品一大堆,試完浪費金錢又不環保。想睇我的超真心推介,詳情請留意今期《MORE》雜誌內我的專欄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